Login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技术资料 >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冬季施工防冻剂选用指南

2025-11-04 专家观点 加入收藏
冬季施工防冻剂选用指南一、基于环境温度的防冻剂选型原则防冻剂选型核心依据施工期间日最低气温,确保适配负温环境需求:1、当日气温在-5℃至5℃且呈正负温交替时,选

冬季施工防冻剂选用指南

混凝土防冻剂.jpg

一、基于环境温度的防冻剂选型原则

防冻剂选型核心依据施工期间日最低气温,确保适配负温环境需求:

1、当日气温在-5℃至5℃且呈正负温交替时,选用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即可满足基本防冻与早期强度发展需求;

2、日最低气温≤-10℃时,匹配规定适用温度为-5℃的防冻剂;

3、日最低气温为-15℃时,选用规定适用温度为-10℃的防冻剂;

4、日最低气温为-20℃时,选用规定适用温度为-15℃的防冻剂。

二、防冻剂核心作用

防冻剂是冬季负温施工的关键材料,核心功能体现为:

1、使混凝土在无需加热的负温环境下正常硬化;

2、保障硬化后混凝土质量达到常温养护标准;

3、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效抵御冻害对结构的破坏。

三、常用防冻剂主要成分及功能

1、防冻成分

主要包括氯化钠、氯化钙、亚硝酸钠、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钾、硫代硫酸钠、乙酸钠、尿素、氨水、甲醇等。核心作用是降低拌合水冰点,为水泥在负温环境下持续水化创造条件。

2、早强成分

常见类型有氯化钠、氯化钙、硝酸钙、亚硝酸钙、三乙醇胺、硫代硫酸钠、硫酸钠等。功能是加快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使其尽快达到或超过受冻临界强度,同时辅助降低冰点,抵御结冰产生的膨胀应力。

3、减水成分

主要涵盖木质素磺酸钙、木钠、萘系高效减水剂、三聚氰胺、氨基磺酸盐、煤焦油系减水剂等。具体作用包括:

(1)减少拌合用水量,细化毛细管结构,提高毛细管内防冻剂浓度,进一步降低冰点;

(2)减少混凝土内部冰含量,使冰晶细小均匀分散,减轻冻胀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应力;

(3)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易性,提升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

4、引气成分

常用松香热聚物、皂荚素类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木钠、蒽系减水剂等。通过在混凝土内部引入适量封闭微气泡,缓冲冰胀应力,降低冻害影响。

5、载体

多选用粉煤灰、磨细矿渣、砖粉等材料。主要作用为:

(1)便于液状或微量组分的均匀掺入与分散;

(2)防止防冻剂受潮结块,保证存储稳定性;

(3)简化施工掺加操作流程。

四、适用范围与配套养护措施

1、适用温度范围

国内常规防冻剂产品适用温度区间为0℃至-20℃,当日最低气温低于-20℃时,需结合暖棚法、综合蓄热法等其他冬季施工措施协同使用。

2、配套养护要求

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袋”或同类保温材料覆盖养护时,防冻剂选型需同步遵循以下原则:

(1)日气温-5℃~5℃(正负温交替):选用早强剂或早强减水剂;

(2)日最低气温-10℃:选用规定适用温度-5℃的防冻剂;

(3)日最低气温-15℃:选用规定适用温度-10℃的防冻剂;

(4)日最低气温-20℃:选用规定适用温度-15℃的防冻剂。

五、防冻剂分类标准

1、按负温养护温度分类

分为-5℃、-10℃、-15℃三类,针对更低负温环境的防冻剂,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标准。

2、按组成材料分类

(1)氯盐类防冻剂:以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为核心成分,或与早强剂、引气剂、减水剂等复合制成;

(2)氯盐阻锈防冻剂:以氯盐与阻锈剂(如亚硝酸钠)为主要复合成分,可搭配早强剂、引气剂、减水剂等;

(3)无氯盐类防冻剂:以亚硝酸盐、碳酸盐、乙酸钠或尿素为主要原料,与无氯早强剂、引气剂、减水剂等复合而成。


文章评论

加载中~
{"errcode":40164,"errmsg":"invalid ip 47.119.149.244 ipv6 ::ffff:47.119.149.244, not in whitelist rid: 690a1926-6dedece8-095c59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