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技术资料 >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混凝土拆模大有讲究!

2025-07-12 专家观点 加入收藏
混凝土拆模大有讲究!说起混凝土拆模这事儿,可别觉得就是敲敲打打那么简单,这里面的讲究可不少,弄错了轻则影响工程质量,重则可能出安全问题,咱可得好好聊聊。刚浇筑完

混凝土拆模大有讲究!

说起混凝土拆模这事儿,可别觉得就是敲敲打打那么简单,这里面的讲究可不少,弄错了轻则影响工程质量,重则可能出安全问题,咱可得好好聊聊。刚浇筑完的混凝土像个熟睡的婴儿,被模板温柔包裹着。可别以为这层“襁褓”能随便掀开——拆模,这看似简单的动作里藏着大学问,一步错可能让精心浇筑的结构功亏一篑。

图片

混凝土拆模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蕴含着对结构安全、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多重考量。若拆模时机不当或方法有误,轻则导致混凝土表面损伤,重则引发结构开裂、变形甚至坍塌,因此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确保拆模工作合理有序。

把握拆模时机:强度是核心指标

混凝土拆模的首要前提是其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承载能力。不同构件的拆模强度标准各有不同:

 1、板类构件:跨度≤2米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50%;跨度2-8米时,需达到75%;跨度>8米时,则需达到100%。

2、 梁、拱、壳类构件:跨度≤8米时,强度需达75%;跨度>8米时,需达100%。

3、悬臂构件:无论跨度大小,均需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拆模。

实际施工中,需通过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来确定是否满足拆模强度,切不可仅凭经验或时间主观判断,尤其在低温、高温或高湿等特殊环境下,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会发生变化,更需严格依据试验数据决策。

遵循拆模顺序:保障结构稳定性

拆模过程必须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结构、后承重结构”的原则,避免因顺序错误导致结构受力突变。具体而言:

1、先拆除侧面模板(如梁、柱的侧模),再拆除承重模板(如底模),因为侧面模板不承受结构自重,早拆不会影响整体稳定性。

2、对于多层楼板或复杂结构,应分层分段拆除,先拆上层模板,再拆下层模板,且每拆除一段,需及时检查结构是否有变形、裂缝等异常,确保安全后再继续作业。

此外,拆除大型模板或重型支撑体系时,需配备起重设备辅助,严禁暴力拆卸,防止模板坠落或结构受冲击荷载而受损。

注重拆模细节:保护构件质量

拆模操作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拆除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如撬棍、扳手),避免硬撬硬砸,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棱掉角、蜂窝麻面等缺陷。对于装饰性混凝土构件,更需小心操作,必要时可在模板与构件接触面涂抹脱模剂,减少拆除阻力。

拆模后,需及时对构件进行养护,尤其是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应覆盖保湿材料并洒水养护,防止因水分过快蒸发导致表面开裂。同时,要对构件外观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总之,混凝土拆模并非简单的“拆卸”过程,而是集技术、规范和经验于一体的关键工序。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把握好拆模时机、顺序和细节,才能在保障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评论

加载中~
{"errcode":40164,"errmsg":"invalid ip 47.119.149.244 ipv6 ::ffff:47.119.149.244, not in whitelist rid: 6872e973-3021e542-6d660b4a"}